近日,开州区以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-2017》为刚性遵循,结合辖区建筑密集、地形复杂的实际情况,出台基层消防治理专项实施方案,将开州消防墙排烟系统建设作为筑牢消防安全防线的核心工程,全面推进城乡建筑排烟设施标准化、规范化升级。
据悉,开州区针对不同建筑类型制定差异化建设标准:对建筑高度超过 50m 的公共建筑和超过 100m 的住宅,严格落实排烟系统竖向分段独立设置要求,公共建筑每段高度控制在 50m 以内,住宅建筑每段不超过 100m,确保极端情况下排烟系统持续有效运转。在建筑连片密集区,通过设置防火隔离带与防火墙联动排烟设施的组合模式,构建 “防烟 - 排烟 - 疏散” 三位一体的安全屏障,目前已完成 37 个重点片区的基础布局。
为保障建设质量,开州区建立 “设计 - 施工 - 验收” 全流程监管机制。要求排烟管道采用不燃材料制作,竖向管道设置在独立管道井内,耐火极限不低于 0.50h;水平管道若设置在吊顶内,耐火极限需达到 0.50h,直接设置在室内的管道耐火极限则不小于 1.00h。同时明确排烟风机需设置在专用机房内,两侧预留 600mm 以上检修空间,且能在 280℃高温下连续工作 30min,与入口处排烟防火阀实现连锁控制,确保火灾时精准启停。
“开州消防墙排烟系统建设不仅遵循国家标准,更贴合本地实际需求。” 区消防救援部门负责人介绍,针对山区建筑分散、救援难度大的特点,在乡镇区域推广可熔性采光带(窗)替代传统固定窗,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按楼地面面积 10% 配置,其他建筑不低于 5%,确保火灾时快速形成排烟通道。截至目前,全区已完成 120 余个新建项目的消防墙排烟系统合规性审查,对 89 个既有建筑开展专项检测,下达整改通知书 32 份,推动排烟设施缺失、老化等问题逐一清零。
下一步,开州区将把消防墙排烟系统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刚性指标,同步推进新建建筑配套建设与老旧建筑改造升级,通过政策扶持、技术指导、执法监督多管齐下,持续提升区域火灾防控能力,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 “无烟” 防线。